My Game Card

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

[使用心得]對抗樓下維修工程而敗的 森海-大饅頭4 Sennheiser Momentum 4

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

原本沒打算這麼早就買的,而且當時(二月初)我才剛把那隻Ausounds那脫落的耳罩皮更換好。但是看到樓下要修75天就直接買下去了,Ausounds那隻抗躁弱就算是了,還會影響音質(LINK)。雖然對抗鑽牆大多還是沒甚麼用,震動還是會直接傳上來。但是我應該遲早還會買下,而且大饅頭4還支援多裝置,我大多沒意外應該都還是在家裡使用。

--

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

內容物還是蠻簡單的,上一隻Ausound那隻內容物也是差不多。本體、音源線、飛機轉接線、TYPE-C 充電線然後最後是簡單說明書/卡。

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

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

這次的三代到四代改蠻多東西的,雖然我沒有三代,但是因為常在注意這系列,所以發現三代售價還是很高沒有因為四代的跌到底,然後四代售價蠻低的,即使台灣這種高價區也還好,我是多重折扣後買的,低於10張小朋友,所以覺得在射程內可以直接買。

還蠻意外森海這種HARDCORE廠商會把做這麼多的改變,整個往消費市場跑,拿掉了大多數的按鈕,只留下一個然後剩下的用觸控板和Motion Sensor來控制,因為拿掉一堆按鈕,所以蠻多設定得進APP去設定(只有手機板有,而且砍掉很多細節),包括ANC的功能,而且ANC相關是靠調整的不是開關(實際上拉到最低就是OFF)。 Motion偵測的部分還算準確,但是那個面板有點怪,不小心按到的時候很麻煩,有時候會誤判大小聲和ANC調整,外部又看不到結果,只能進APP去查。

--

使用心得 :

目前用了一個多月,只充過一次電,周一~週五每天大概都開個4-6小時候,續航力相當的噁心而且驚人(標示應該是60hr,我大概用到超過5x hr時候才充),光這點我就覺得十分值得了。

介面方面,因為接線LINE-IN會關機,所以我都沒測,我只有測試藍芽連線的部分,PC/Android都是常態連著,設計上應該有兩個以上藍芽模組(但是聲道一次只能開一邊),我有掃到BLE的訊號應該是為了配對和偵測而做的,設計上雖然還是有時候會有衝突(多裝置連線優先順序問題),但是還蠻方便的(對我的環境來說)。即使碰到問題也很好排解掉。

觸控面板可能蠻雞肋的,而且會影響這隻耳機的使用風險和壽命,因為沒有其他介面能調整可能掛了就整隻就GG了。誤判誤觸還蠻常發生的。Motion Detection 的部分倒是相對準確就是了。

聲音方面,除了低音以外很明顯把Ausound那隻打假的,聲音很乾淨,低音沒那麼深沉,但是相對Q彈,中高音域很清晰。ANC開關對音質沒有很深遠影響(照理說也不該影響),比較適合聽樂器或是交響樂,人聲的部分感覺比較弱一點,應該說"遠一點"比較合適。我都是用藍芽來聽Spotify 和 Foobar 2000 上的無破損音源檔。

抗躁ANC的部分,這大概是我用過最好的一支,根據各式各樣的訊息,確實是飛躍性的進步。戴上去基本上跟隔絕了沒兩樣,耳罩本身隔音就好,再加上功能也提升了,但是還是不能拿來對抗在樓下的鑽牆電鑽的就是了,頂多抵銷個50%而已,而且震動還是會傳上來,但是對抗鑽木頭或是車流聲,小孩的鬼叫之類的還是非常有效。ANC對內耳戴久造成的不適感還是會有,大概最多1.5HR就是我的極限了。當初跟B&W P7 S2之間在挑選的時候,就是為了ANC這點而挑了這隻。

整體來說非常推薦這隻耳機,因為非常適合我的狀況,多重裝置(PC/Andirod手機),然後需要水準以上的ANC。缺點大多可以克服,EX: 觸控面板,習慣就好了。然後有快充和噁心的續航力。價格也還算親民(標價11900但是折扣後很容易找到近十張小朋友的)。

P.S 因為我離職了,所以麥克風收音我也不測了XDD。

--

產品網頁 (Link)

Flickr相簿(Link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