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Game Card

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

不知道就是妖精,知道就是…~血色童話-小說原作讀後感

原文名稱:Låt den rätte komma in (瑞典文)

英文名稱:Let the right one in

中文名稱:血色童話

作者:John Ajvide Lindqvis (瑞典)

中文出版社:小異

電影作品:Låt den rätte komma in (瑞典版:IMDB:8.0),Let Me In(好萊塢版:IMDB:7.2)

--

這是電影的原作小說,不過兩部電影版我都沒有看,倒是捏他看了不少,但是我看這本的時候還是被炸到了XD,電影的一般評價是瑞典版勝於好萊塢版(這個很常發生),不過好萊塢版的Eli是超殺女演的,應該蠻多人會因為這樣去看的吧。

這本小說其實蠻厚的,超過500頁,我大概花了三個早上閱讀間(每次約45min~1hr)加上一個週末蹲廁所的時間(未知XD)才讀完,平常讀輕小說習慣了,這種比較厚的就比較吃力一點,不過也還好就是了,越倒後面越翻越快,因為被炸掉了XD,書面寫的純愛一點都沒有錯,但是知道妖精的真面目(其實滿滿的線索XD)後我...讀的速度就變成了三倍速XD,但是還是符合大部分書評的水準,也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瑞典的電影版評價會那麼高。

故事還蠻單純的,從電影預告可以知道,小男孩主角是個父母離婚(故事中還蠻多對夫婦這樣的)一天到晚被同學霸凌的孩子,有點B級Cult傾向(喜歡看兇殺案報導和玩刀子,以及妄想可以屠戮人),有隔壁搬來了一對父女(女主角還有負責餵食”他=她=?”的人 ),讓他的生活開改變..但是說單純也沒單純到那邊去,因為其實路線很多,角色每個都有的相關性,但是切開來看就是活生生生獨立的故事了,視角因此一直切來切去的,作者的描寫手法很活,還算容易抓到角色位置和特性,感情也很豐富,特別角色選擇的部分,很有力量,也蠻讓人玩味的。

原文”Let the right one in” 這個或是美版電影的名稱”Let me In” 其實說明了裡面吸血鬼的一些設定,基本上還是以血液為食,但是這邊用了一個很重要的吸血鬼設定,蠻多作品會捨棄他,就是沒受邀請是不能通過門或是窗戶的,活動一陣子後就會進入睡眠,其餘方面,大致上就像是個怪物一樣,故事中也有描寫有人受到了感染,一路變化的過程,不過她最後選擇消滅,女主角變化過程比較特殊一點,只能從故事中知道他是在某項儀式裡面變成了吸血鬼,不過在這故事中,這些設定似乎重要程度不算太高,因為沒有人在打怪啊XD,因為根本沒人相信有這種怪物存在啊。

這故事其實還蠻黑的,故事中充滿了黑暗面,一開始前提就是寫了主角小正太在學校裡面被霸凌,有個朋友專門在偷東西來賣,女主角的養父喜歡搞小男孩,然後還要打獵給女主角,女主角反而自己去打獵的時候看起來相對舒服一點,但是一切到受害方的角度,又顯的很悲哀,整體故事說真的其實蠻暴力的,雖然掛的是純純的愛,只是這純純的愛背後,其實滿滿的血腥,翻譯為血色童話其實一點都不為過,而且現在男女主角充充滿了純愛,也不代表未來會更好,因為女主角最後似乎又去睡了,小正太長大後應該也會走向那個養父之路,其實蠻灰暗的,不過人家高興就好了。

感想:

不想捏他,如果一開始只是為了看蠢蠢的愛的話,當你看到女主角的正體後,就會採到地雷了,然後就會體會我標的意義了XD,不過基本上還算是蠻好看的,而且很玩味,特別是視點切換後,至於為什麼瑞典版電影後分數這麼高,原因跟內容有關啊,而且風格呈現了那整個灰黑的感覺,也跟導演和原作的性向也有關係XD,請Enjoy它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